粮谷中多氯联苯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稻米、玉米、小麦中多氯联苯残留量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和定量限。
本文件适用于稻米、玉米、小麦中多氯联苯残留量的测定。其他粮谷通过验证也可用本方法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biphenyls
指联苯苯环上的氢被氯取代而形成的多氯化合物。
3.2
18种多氯联苯18kindsofpolychlorinatedbiphenyls
包括2,4,4′-三氯联苯、2,2′,5,5′-四氯联苯、2,2′,4,5,5′-五氯联苯、2,3′,4,4′,5-五氯联苯、2,2′,4,4′,5,5′-六氯联苯、2,2′,3,4,4′,5′-六氯联苯、2,2′,3,4,4′,5,5′-七氯联苯、3,4,4′,5-四氯联苯、3,3′,4,4′-四氯联苯、2′,3,4,4′,5-五氯联苯、2,3,4,4′,5-五氯联苯、2,3,3′,4,4′-五氯联苯、3,3′,4,4′,5-五氯联苯、2,3′,4,4′,5,5′-六氯联苯、2,3,3′,4,4′,5-六氯联苯、2,3,3′,4,4′,5′-六氯联苯、3,3′,4,4′,5,5′-六氯联苯、2,3,3′,4,4′,5,5′-七氯联苯。
4 原理
试样中多氯联苯经丙酮-正己烷溶液超声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5.1 试剂
5.1.1 丙酮:色谱纯。
5.1.2 正己烷:色谱纯。
5.1.3 甲苯:分析纯。
5.1.4 无水硫酸镁(MgSO4):分析纯,在马弗炉中620°C烘4h后冷却,置于干燥器内玻璃瓶中备用。
5.2 溶液配制
丙酮-正己烷溶液(1+2,体积比):用丙酮(5.1.1)和正己烷(5.1.2)按1:2的体积比混合。
5.3 多氯联苯混合标准溶液
购买有证多氯联苯混合标准溶液,参照标准溶液证书保存,使用时恢复至室温并摇匀。多氯联苯化合物信息见附录A。
5.4 标准溶液配制
5.4.1 标准储备溶液:吸取一定量的多氯联苯混合标准溶液(5.3),用正己烷(5.1.2)稀释成浓度为1.0mg/L的标准储备溶液,于-18°C及以下条件保存。
5.4.2 标准工作溶液:吸取一定量的标准储备溶液(5.4.1),用正己烷(5.1.2)稀释成为浓度分别为0.5μg/L、1μg/L、5μg/L、10μg/L、20μg/L、50μg/L的标准工作溶液,现用现配。
5.5 材料
5.5.1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长度10μm~30μm,外径10nm~20nm。
5.5.2 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粒径40μm~60μm。
5.5.3 有机相微孔滤膜:13mm×0.22μm。
6 仪器
仪器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离子源;
b) 分析天平:感量0.001g和0.01g;
c) 离心机:转速不低于9000r/min;
d) 超声波清洗器;
e) 涡旋混合器;
f) 氮吹浓缩仪;
g) 食品粉碎机。
7 分析步骤
7.1 试样制备
粮谷样品随机取样5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25μm的标准网筛,制成待测样,放入洁净的盛样容器中,备用。
7.2 试样前处理
试样前处理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a) 准确称取2g(精确至0.01g)粮谷试样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0mL丙酮-正己烷溶液,涡旋震荡1min,用功率500W超声波萃取15min后,于9000r/min离心3min;
b) 吸取5mL上清液于10mL试管中,于80°C水浴中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4.0mL甲苯,涡旋混匀,转移至内含0.01gMWCNTs-COOH、0.12gPSA和0.15g无水MgSO4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2min,于9000r/min离心4min;
c) 吸取全部上清液于10mL试管中,于80°C水浴中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1.0mL正己烷,充分溶解,过0.22μm微孔滤膜,待测定。
7.3 测定
7.3.1 气相色谱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或等效的色谱柱;
b) 进样口温度:250°C;c)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2mL/min;
d)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e) 进样量:1.0μL;f)升温程序:初温80°C,保持1min;以20°C/min升温至180°C,保持2min,以3°C/min升温至230°C,保持2min,再以10°C/min升温至280°C,保持3min。
7.3.2 质谱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电子轰击源:70eV;
b) 离子源温度:280°C;
c) 色谱与质谱接口温度:280°C;
d) 四级杆温度:150°C;
e) 溶剂延迟时间:5min;
f) 选择离子扫描监测:每种化合物分别选择1个定量离子,2~3个定性离子。每组检测离子按出峰顺序,分时段分别检测。每种待测物保留时间、定量定性离子与离子丰度比信息,见附录B。
7.3.3 定性及定量
7.3.3.1 定性可按下列规定判断:
a)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时,检出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对误差不大于±2.5%,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目标化合物质谱定量和定性离子均出现,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相对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允许偏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可判断样品中存在目标化合物;
b) 多氯联苯保留时间、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见附录B;
c) 多氯联苯标准物质GC-MS选择离子色谱图见附录C。
表1定性时离子丰度比的允许偏差
离子丰度比/%>50 | >50 | >20~50 | >10~20 | ≤10 |
允许偏差/% | ±10 | ±15 | ±20 | ±50 |
7.3.3.2 定量
应以多氯联苯的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对应定量离子峰面积为纵坐标,建立标准工作曲线方程,根据待测样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7.4 平行试验
平行试验应按以上步骤对同一试样行平行试验测定。
7.5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空白试验均应按上述步骤执行。
部分素材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