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水1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发布时间:2023-11-29 14:12:34

 

 

 

警告:本方法所使用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具有一定的毒性,试剂配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或接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医疗废水中1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废水中氟罗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丹诺沙星、马波沙星、洛美沙星、奥比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等共1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

 

    当取样量为1000ml,定容体积为1ml,进样体积为5μl时,1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检出限为1ng/L~2ng/L,测定下限为4ng/L~8ng/L;详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3  方法原理

 

    医疗废水样品经过滤后经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后进样,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检测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

 

 

医疗器具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不含目标化合物的纯水。

 

4.1  甲醇(CH3OH):色谱纯。

 

4.2  甲酸(HCOOH):色谱纯。

 

4.3  盐酸:ρ(HCl)=1.19g/ml。

 

4.4  甲酸铵(HCOONH4):色谱纯。


4.5  盐酸溶液:pH≤2。用适量盐酸(4.3)将水调节至pH≤2。

 

4.6  甲酸铵甲酸水缓冲液:c(HCOONH4)=0.005mol/L,φ(HCOOH)=0.1%。准确称取0.157g甲酸铵(4.4)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转移至0.5L容量瓶中,加0.5ml甲酸(4.2),用水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

 

4.7  甲酸铵-甲酸缓冲液-甲醇混合溶液:1+1。用甲酸铵甲酸缓冲液(4.6)和甲醇(4.1)按1:1体积比混合。

 

4.8  甲醇溶液:1+19。用甲醇(4.1)和水按1:19体积比混合。

 

4.9  甲酸甲醇溶液:φ(HCOOH)=0.1%。准确移取1.0ml甲酸(4.2)于预先加入适量甲醇(4.1)的1L容量瓶中,用甲醇(4.1)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

 

4.10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标准贮备液:ρ=100mg/L。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9.5%,用甲醇(4.1)溶解,在-20°C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物质(溶液),参照产品说明书保存。

 

4.11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标准使用液:ρ=2.0mg/L(参考浓度)。移取适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标准贮备液(4.10),用甲醇(4.1)稀释,临用现配。

 

4.12  内标贮备液:ρ=100mg/L。推荐内标物为诺氟沙星-d5、恩诺沙星-d5和环丙沙星-d8,也可使用其他同位素物质。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9.0%,用甲醇(4.1)溶解,在-20°C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物质(溶液),参照产品说明书保存。

 

4.13  内标使用液:ρ=0.5mg/L(参考浓度)。移取适量内标贮备液(4.12),用甲醇(4.1)稀释,临用现配。

 

4.14  固相萃取柱:填料为二乙烯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HLB),规格为500mg/6ml/或同等柱效的萃取柱。

 

4.15  滤膜:0.45μm玻璃纤维滤膜或其他材质等效滤膜。

 

4.16  针式过滤器:滤膜为0.22μm聚醚砜或其他等效材质。

 

4.17  氮气:纯度≥99.99%

 

 

5  仪器和设备

 

5.1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具备梯度洗脱和多反应监测功能。

 

5.2  色谱柱:填料粒径为1.8μm,柱长50mm,内径2.1mm的C18液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5.3  固相萃取装置:自动或手动,带真空泵,流速可调节。

 

5.4  浓缩装置:氮吹浓缩仪或其他性能相当的设备。

 

5.5  旋涡混匀器:转动频次0rpm~3000rpm。

 

5.6  离心机:最高转速不低于5000r/min。

 

5.7  采样瓶:1000ml磨口或带聚四氟乙烯内衬垫瓶盖的棕色玻璃瓶。

 

5.8  微量注射器或移液器:10μl、50μl、100μl、500μl、1.0ml。

 

5.9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6  样品

 

6.1  样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HJ/T91和HJ494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样品采集时应充满样品瓶(5.7),不留空隙。样品采集后,立即用盐酸(4.3)调节pH至2.0,运输过程中应避光、密封、冷藏。样品采集完毕后应尽快分析,若不能及时分析,可于4°C以下避光保存7d。

 

 

6.2  试样的制备

 

6.2.1  样品的预处理

 

    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4.15)对静置24h后的样品(6.1)过滤,若过滤不通畅,可用离心机(5.6)5000r/min离心10min,再按照进行试样的净化。

 

6.2.2  样品的净化

 

    将固相萃取柱(4.14)固定在固相萃取装置上,依次用6ml甲醇(4.1)和6ml水及6ml盐酸溶液(4.5)活化,保证小柱柱头浸润。量取1000ml预处理过的样品以8~12ml/min的流速通过小柱,样品体积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上样完毕后,用6ml甲醇溶液(4.8)淋洗小柱。然后用固相萃取装置的真空泵干燥小柱25min,去除小柱中的残留水分。再用9ml甲酸甲醇溶液(4.9)洗脱小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浓缩装置浓缩至近干,加入20μL内标使用溶液(4.13),用甲酸铵甲酸水缓冲液-甲醇混合溶液(4.6)定容至1.0ml,涡旋混匀,经针式过滤器(4.16)过滤后置于进样瓶中,待测。

 

6.3空白试样的制备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6.2)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样的制备。

 

 

 

部分素材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