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阿特拉津等4种有机农药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中阿特拉津、2,4-二氯苯氧乙酸(2,4-D)、克百威、涕灭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中阿特拉津、2,4-D、克百威、涕灭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本文件中阿特拉津、2,4-D、克百威、涕灭威的方法检出限为0.2~0.4μg/L,测定下限为0.8~1.6μg/L,详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50.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3246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
HJ/T 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本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法,样品过0.22μm滤膜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对水中的阿特拉津、2,4-D、克百威、涕灭威进行检测。采用电喷雾正离子、负离子两模式电离,使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根据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定性,使用外标法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水为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5.1 试剂
5.1.1 甲醇(CH3OH):农残级。
5.1.2 乙腈(CH3CN): 农残级。
5.1.3 甲酸(HCOOH):优级纯。
5.1.4 硫酸(H2SO4):分析纯,ρ=1.84g/mL。
5.1.5 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
5.1.6 硫酸溶液:1+1。量取50mL硫酸(5.1.4),缓慢加入到50mL水中。5.1.7氢氧化钠溶液:ρ=0.4g/mL,称取40g氢氧化钠(5.1.5)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5.1.8 阿特拉津标准储备液,ρ=1000μg/mL。可购买市售阿特拉津有证标准溶液,溶剂为甲醇,贮备液于4°C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或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
5.1.9 2,4-D:标准储备液,ρ=1000μg/mL。可购买市售2,4-D有证标准溶液,溶剂为乙腈,贮备液于4°C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或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
5.1.10 克百威标准储备液,ρ=1000μg/mL。可购买市售克百威有证标准溶液,溶剂为甲醇,贮备液于4°C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或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
5.1.11 涕灭威标准储备液,ρ=1000μg/mL。可购买市售涕灭威有证标准溶液,溶剂为甲醇,贮备液于4°C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或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
5.1.12 甲酸水溶液(0.1%):移取1mL甲酸(5.1.3)于1000mL实验用水中。
5.2 标准溶液配制
5.2.14 种农药标准使用液(10μg/mL):分别移取阿特拉津标准贮备液(5.1.8)、2,4- D标准贮备液(5.1.9)、克百威标准贮备液(5.1.10)、涕灭威标准贮备液(5.1.11)100μL到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线,使各目标物浓度为10μg/mL,使用液在4 °C以下冷藏避光保存,保质期为两个月。
5.3 材料有机滤膜:0.22μm。
6 仪器和设备
6.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具有梯度洗脱和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MRM)功能。
6.2 微量进样器:10μL、50μL、100μL。
6.3 玻璃移液管:1 mL。
6.4 色谱柱:C18100 mm×2.1mm,1.7μm 或性能相当的其他型号色谱柱。
7 样品
7.1 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HJ/T 91和HJ/T 164的相关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用预先洗涤干净并干燥的磨口棕色玻璃瓶(250mL)采集水样,采样瓶应完全注满不留气泡。若样品非中性,则应使用硫酸溶液(5.1.6)或氢氧化钠溶液(5.1.7)调节至中性。水样4°C以下冷藏避光保存,7 d内完成分析。
7.2 样品制备样品过0.22μm微孔滤膜后直接进样测定,如含量超出标准曲线,则稀释后重新进样测定。
7.3 空白试样的制备
7.3.1 实验室空白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水样处理(7.2)相同操作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7.3.2 全程序空白采样前按照样品采集与保存(7.1)方法,用实验用水配制全程序空白样品,并将其随采样过程带至采样现场。全程序空白样品与实际样品同时到达实验室。
11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1.1 校准曲线
分析样品之前,应建立能够覆盖样品浓度范围的至少5个浓度点的校准曲线,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等于0.995。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少于20个样品)应测定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标准溶液,其测定结果与该点浓度的相对偏差应≤20%,否则,须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11.2 空白试验
每次分析至少做一个实验室空白和全程序空白样品,实验室空白和全程序空白样品检出每个目标化合物的浓度不应超过方法的检出限,否则应重新采样。
11.3 平行样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少于20个样品/批)应做1个平行双样,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40%。
11.4 样品加标回收率
测定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少于20个样品/批)应做1个基体加标样,加标样与原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范围应在70%~115%之间。
12 废物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所有废液和废物应分类收集和保管,委托 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附录A
(资料性)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1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序号 | 化合物名称 | 英文简称 | CAS号 | 检出限(μg/L) | 测定下限(μg/L) |
2 | 克百威 | Carbofuran | 1563-66-2 | 0.3 | 1.2 |
3 | 阿特拉津 | Atrazine | 1912-24-9 | 0.2 | 0.8 |
4 | 2,4-D |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 94- 75-7 | 0.3 | 1.2 |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